全运资讯 | 广州多座体育场即将“变身”

信息来源: 全运广州 发布日期:2024-08-07 分享到:

全国首个8万座位的

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

正改造成绿色低碳场馆

 

被誉为“岭南体育文化活化石”的

广东省人民体育场

将新增设体育博物馆

 

传统中轴线上的越秀山体育场

将与山景融为一体……

 

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改造效果图

 

如火的盛夏

广州多座重要体育场馆正全面升级

预计整体将在2025年3月底前完工

迎接明年11月举办的全运会

 

一起走进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

见证这些创造出“国内之最”

举办过洲际体育盛事的老场馆

看它们如何在改造中保留城市记忆

引入绿色低碳技术,把握机遇焕新彩

推动老城市焕发新活力

 

 

 

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

抢晴战雨”施工忙,全力以赴促进度

三伏天的广州,高温和雨水轮番登场。正在进行改造的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(以下简称“奥体中心”),下过雨的室外闷热依然。

 

建设中的赛事指挥中心,数百名一线工人正在忙而有序地捆扎钢筋,为混凝土浇筑做准备。

建设中的奥体中心赛事指挥中心,工人正在捆扎钢筋,为混凝土浇筑作准备

 

据介绍,奥体中心改造项目包括约35万平方米室外工程和约10万平方米金属屋面工程,现场各工点共600余名建设者正抢抓生产的关键期,全力保障项目建设。

 

为保安全促进度,项目部调整作业时间,避开上午11时至下午3时的高温天气;发放防暑降温药物,每日上岗前检查人员身体及精神状态;如遇红色高温预警,室外工程即进入暂停施工状态,严禁室外施工人员在强高温天气下作业。

 

特级体育建筑改造,更绿色更低碳

总规划用地面积100万平方米的奥体中心,承办过2001年九运会及2010年亚运会,曾是国内设项最多、功能最全的大型体育中心。

奥体中心本次建筑改造内容包括体育场、副场及副馆(新建赛事指挥中心)、游泳跳水馆、室外工程、智慧场馆、无障碍工程、夜景照明、附属场馆立面工程。

2001年建成的奥体中心主体育场,属于特级体育建筑,总建筑面积14.56万平方米。

作为全国首个8万座体育场,升级工程拟采用光伏发电板、再生混凝土等绿色技术和环保材料,打造低碳节能智慧示范场馆。

项目部自2024年4月28日进场,现场已完成25%建设体量。

 

 

 

广东省人民体育场

岭南体育文化活化石”正在升级

位于越秀区较场西路的广东省人民体育场,将承办第十五届全运会16岁以下女子足球比赛,自今年5月起,场馆已进入施工状态。“东较场”用于开展体育运动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,远在唐代,东较场就是守军习武、阅兵和武试的地方。

如今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体育场之一,被誉为“岭南体育文化的活化石”。

历经千年沧桑,东较场走过无数次风雨和一场场战火。新中国成立后,省政府开始着手修复重建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的体育场,并将其命名为“广东省人民体育场”(以下简称“省人民体育场”)。

如今的省人民体育场建筑于1975年至1990年分批建成,1978年至2023年间,与市民一同见证多届省港杯、两届全运会、2010年亚运会等重要赛事,承载了深厚的城市记忆。省人民体育场本次升级改造工程,将加固装修改造现状建筑,用于赛时功能用房,加固改造北侧建筑并新建体育博物馆,更换轻型钢桁架结构雨棚、看台座椅、塑胶跑道、场地扩声、照明系统,装修原有外立面。

增设广东省体育博物馆展示千年历史

为了让更多市民游客深入了解省人民体育场的“威水史”,改造工程将在北侧增设广东省体育博物馆,展示场馆千年历史、体育文化及革命文化。

同时,工程将拆除北侧部分看台,利用连通平台衔接英雄广场,与烈士陵园共同形成红色体育文化轴线,搭起一条连接古今的城市文脉桥梁。

改造将保护原有历史建筑记忆。在外立面的改造上,设计师通过对岭南传统骑楼及木构建筑研究,提取其主色调为场馆立面的主色调。

项目使用屋顶挑檐、农讲所门楼、骑楼柱式、岭南花窗等元素,从顶棚、立面、柱式等设计充分体现岭南建筑特色,改造成为具有岭南风韵的老场馆。

 

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改造效果图

 

改造后的省人民体育场将拥有更先进的体育办赛功能,更便民的运动活动空间。

雨棚拆除重建后新增排水功能,同步提升第五立面的形象。场地照明将满足赛事需求,四座灯塔只设置专业照明。

改造还将实现场馆智能化全面升级,可以实现更高效智能的体验,场馆运营者,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水平,降低日常运营人力成本。

 

 

 

越秀山体育场

“国保级”文物环绕的体育场第九次焕新

地处广州传统中轴线的越秀山体育场,掩映于越秀山的翠绿树荫之中,为众多“国保级”的文物建筑所环绕。

这个三面环山的场地,早在1926年就已被用作泥地运动场。1950年,时任市长叶剑英元帅号召修建越秀山体育场。

图源/广州越秀发布

 

场馆先后在1956-2010年进行了八次翻修,2012年获评越秀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。

多年来,越秀山体育场一直是广州足球队的主场,还举办过亚冠赛事,见证了一代代足球名宿一战成名,成为广州队的福地、孕育南粤足球成长的摇篮。

图源/广州越秀发布

 

即将迎来十五运会足球比赛的越秀山体育场,正进行第九次焕新。

越秀山体育场升级工程将修复牌坊及建筑外立面,重新铺设足球场及塑胶跑道,改造观众看台、看台外围通道及出入口,修复室内装饰,改造机电设备和赛事专用系统。

 

尊重历史精心配色,与越秀山融为一体

对于场馆重要景观的正门楼,设计师找回黑白的历史照片,还原门楼建筑的历史空间特点。

越秀山体育场

 

通过修缮立面,整饰天面,协调用色,打造简洁整体的门厅形象,形成有历史感、仪式感、记忆感的门楼。

越秀山体育场的整体配色也是经过了精心比选,将与历史⻛貌区及周边环境相协调,以消隐的手法融入环境。

其中,跑道采用蓝色,跑道周边挡墙采用深绿色,座椅采用黄色跳色渐变,看台盖罩采用灰色,尽量与周边山景融为一体。

越秀山体育场改造效果图

 

同时,改造通过系列措施形成与镇海楼、传统中轴线的呼应。

改造还将新增配套AI智慧健身导引系统,布置在步行道一侧,市民步行经过智慧步道布点区域,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就可以查看自己的运动距离、运动时间、消耗热量等数据。

智慧屏还可展示运动排行榜、运动方式统计图、客流量、累计总时长、累计总里程、男女比例及年龄统计图的大数据分析,推动赛后的全民健身发展。

 

点击下载附件: